- 药王山
- (藥王山, 药王山) 道教名山勝地。 位於陝西省耀縣城東約一公里處。 唐代稱磬玉山, 傳因山上產有一種礦石, 扣之如磬, 視之似玉, 故名﹔宋元間人稱五台山﹔明隆慶六年(1572), 時人為紀念被譽為〝藥王〞的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, 便將其所撰《千金要方》《海上方》等重要醫學典籍刻於五通石碑之上, 置於山中, 從此改稱藥王山。 此山海拔約1000米, 為耀縣南喬山之脈, 由瑞應、 起雲、 升仙、 顯化、 齊天五峰聯聚而成, 高而不險, 卑而不夷﹔山上峰巒疊翠, 古柏參天。 廟宇鱗比, 碑石林立, 雲繚繞, 環境清幽。 早在隋唐時期, 就已成為關中著名的道教山場。 山中先後建有靜應廟、 孫真人祠、 金殿、 元殿、 獻殿、 十大名醫殿、 藥王殿、 呂祖廟、 土地廟、 玉皇樓、 魁斗樓、 戲樓、 橋樑、 亭台等道教建築, 尚存隋唐時所開石窟七龕, 珍藏歷代石碑一百餘通及北魏至唐代造像碑數塊, 部分石窟之內殘存有一些元代壁畫, 均為研究道教歷史及孫思邈醫學思想的珍貴文獻資料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